在国内,以购买外国汽车品牌为荣的心理已经成为习惯了,要怎样才能摘掉自主汽车品牌头上那顶写着“低端”的帽子呢?让我们从外国政府用车看自主品牌建设的发展资料吧!
5月17日,一位俄罗斯政府官员说,俄政府正在考虑更换总统和总理用车,以国产吉尔牌轿车取代德国梅赛德斯—奔驰牌轿车。克里姆林宫财产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科任表示,目前,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乘坐的都是梅赛德斯—奔驰牌轿车,克里姆林宫较低级别的官员乘坐德国宝马牌轿车。听闻此事,笔者不禁感慨于俄政府对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高度重视。
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选择官方用车的:英国女王只坐劳斯莱斯,德国总理的座驾一直是奔驰和奥迪,日本天皇乘坐的是日产“总统”,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座驾是国产的雪铁龙C6,萨科奇的座驾也是国产的标致607,意大利的“国车”蓝旗亚一直是意大利政府的官方用车,意大利总统、总理的座驾自然也是蓝旗亚。我们的近邻韩国,总统座驾也是双龙主席和现代雅科仕。表现最高调的可能要算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喜欢林肯,约翰逊、福特、卡特和小布什都钟情凯迪拉克。直到现在,每次外出访问时,美国总统车队都要不惜血本地将总统的专用座驾从美国本土空运到当地……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向全世界展示本国的汽车品牌形象,同时上行下效,让本国民众觉得乘坐本国自主生产的汽车更有自豪感。
有人说,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世界是平的,品牌无国界,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消费,这和爱不爱国没有关系。笔者以为,消费者当然有权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自己喜欢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和品牌。但实际情况是,当人们在一些号称进口品牌的专营店里购买该国的自主品牌产品时,服务员会告诉你,虽然牌子是洋牌子,但设计和加工等程序都在中国完成,原料和工人也都来自中国。既然如此,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品牌不同,有人愿意为一个商标支付远远高于商品价值的费用。通过消费品牌,购买者得到的满足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说好听点儿叫“自我实现”,说不好听点儿就是虚荣。这种虚荣心往往来自于缺乏自信,于是人们就希望用洋牌子来为自己贴上国际化和高品位的标签。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通过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加大政府用车中自主品牌车型所占比例。从《政府采购法》的重新修订,到去年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到去年年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议案,在许多相关场合,国家有关部门都多次强调,今后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都要大幅增加自主品牌车型。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细化的标准:政府采购车不只是轿车,也有很多是工程用车、皮卡等。不分车型一刀切的话,自主品牌轿车只能成为给50%比例凑数的添头;50%只是一个比例上的界定,涉及到的具体金额之巨大可想而知,而售价高出很多的国外汽车的总金额势必远远超过相对廉价的自主品牌汽车;另外,我国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汽车企业,各省市在政府采购中难免会搞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且会加剧自主品牌汽车之间的竞争,产业总值很难迅速上升,更别说是品牌价值的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