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珠宝产品分类中的橄榄石主要成分是铁或镁的硅酸盐,同时含有锰、镍、钴等元素,晶体呈现短柱状或厚板状。橄榄石有着怎样的成分,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等分别是怎样的呢?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橄榄石是镁橄榄石(Mg2Sio4)和铁橄榄石(Fe2SiO4)系列的中间品种。名称指各种镁的常见橄榄绿色。
橄榄石因其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因此得名。其英文名称为Peridot或Olivine,前者直接源于法文Peridot,后者为矿物学名词。橄榄石大约是3500年以前,在古埃及领土圣·约翰岛发现的,被认为是太阳宝石。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的报告称:橄榄石大约是3500年以前,在古埃及领土圣·约翰岛发现的。
宝石级橄榄石主要分为浓黄绿色橄榄石、金黄绿色橄榄石、黄绿色橄榄石、浓绿色橄榄石(也称黄昏祖母绿或西方祖母绿、月见草祖母绿)和天宝石(产于陨石中,十分罕见)。优质橄榄石呈透明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清澈秀丽的色泽十分赏心悦目,象征着和平、幸福、安详等美好意愿。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常以互赠橄榄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庙里至今还有几千年前镶嵌的橄榄石。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折光率1.654-1.690,双折射率0.035-0.038。多色性不明显,色散0.020。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极易出现裂纹。
化学式中的R主要为二价阳离子镁、铁、锰。其中偏于富镁的镁铁橄榄石最常见,一般称为橄榄石。
产地
优质橄榄石的世界著名产地有巴西,红海中埃及圣约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挪威的斯纳鲁姆,德国的艾费尔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等。中国河北张家口汉诺坝玄武岩包体中,发现了宝石级橄榄石。
橄榄石是地幔岩的主要组分,广泛产自各种基性、超基性岩和镁质碳酸盐的变质岩中。世界上大部分橄榄石产在碱性玄武岩深源包裹体、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我国河北、吉林所产橄榄石均属此产状。另有少量的橄榄石呈脉状产在橄榄岩中。
巴西、澳大利亚、挪威、巴基斯坦、埃及塞布特红海岛,是优质橄榄石的著名产地。其他知名的产地在澳大利亚、巴西、肯尼亚、坦桑尼亚、挪威、斯里兰卡及缅甸;缅甸也曾是着名的橄榄石产出国,也曾产出一些大颗粒的橄榄石。前苏联和捷克也产一些橄榄石。原石产于蛇纹石化橄榄岩镍矿脉中。缅甸抹谷附近产优质巨粒橄榄石宝石。墨西哥北部边境的橄榄石矿床为世界大型橄榄石矿床之―,橄榄石呈褐色。中国河北万全县大麻坪、吉林蚊河大石河橄榄石呈绿色至黄绿色.
美国亚利桑那州SanCarlos的橄榄石是宝石级橄榄石最大的来源;含痕量铬而色美的橄榄石产于夏威夷海岸;古老的着名产地埃及的Zebargad已产量不大,但橄榄石粒度大,仍有几厘米大的宝石产出。
我国两个知名橄榄石产地都是玄武岩中包体型的。河北张家口一带的产量大于吉林蛟河的。张家口大麻坪橄榄石粒径一般5一7mm,最大的有34mmx20mmx15mm,呈橄榄绿、黄绿色。蛟河白石山橄榄石粒径多为5一8mm,大的一般10-20mm,吸收曲线研究表明:主色为黄,呈绿黄或黄绿外观。
成分
它的主要化学的通式为R2Sio4,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一族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常呈橄榄绿色,故名橄榄石。化学式中R主要为二价阳离子镁、铁、锰。由于它们之间的类质同象代替,可以形成Mg2Sio4-Fe2Sio4(镁橄榄石-铁橄榄石)、Fe2Sio4-Mn2Sio4(铁橄榄石-锰橄榄石)、Mn2Sio4-Mg2Sio4(锰橄榄石-镁橄榄石)等系列。以镁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的成员为常见。此系列中偏于富镁的中间成员(Mg,Fe)2[Sio4],一般称为橄榄石,在自然界中最常见。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摩斯硬度6-7,比重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为3.3-4.4。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镁橄榄石还产于镁夕卡岩中。橄榄石受热液作用蚀变变成蛇纹石。透明而色泽鲜艳、无瑕疵的橄榄石晶体可作为宝石。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就饰用橄榄石。德国科隆市古教堂中,镶嵌有优质的橄榄石宝石。
光学性质
宝石级者呈淡绿黄、黄绿(橄榄绿)、绿褐色、褐色,颜色和多色性随铁的含量而变化。色浅者不显多色性,绿色为主者呈绿一弱绿黄-绿三色性,而褐色为主者为褐一浅褐一深褐三色性。玻瑞光泽,透明。星光效应或猫眼效应罕见。
二轴晶正光性,含过童铁变为负光性。折射率一般在1.654一1.690。双折射率0.035-0.038,刻面石从台面可看到亭部棱面双影及包裹体双影。色散(0.020)中等。
紫外光下,橄榄石无荧光反应。查尔斯滤色镜下为绿色。特征吸收谱为蓝区433nm,474nm,497nm处三条吸收窄带。
力学性质
100、0101两组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硬度6.5一7,韧性中等到好。密度:宝石级的为3.34g/cm3。热敏性高,被不均匀或快速加热时易破裂。迅速与HCI,HF或浓、热H2SO4反应;不能用任何酸、碱液清洗。
显微特征:宝石级橄榄石基本是岩浆成因的,其典型包裹体有大小不一的熔岩玻璃小珠泡以及圆形、扁圆形、荷叶形的残留(岩浆)气液膜围绕着铬铁矿微晶或负晶形成的特征的“睡莲叶(lilypad)”状或海百合状包裹体(铬铁矿微晶或负晶,周围分布有星状束脉状爆裂裂隙)。单独的矿物客晶,除铬铁矿外,还有褐色至带褐的红色的铬尖晶石、红褐色黑云母、铬透辉石、石墨等。
化学组成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地方玉石研究报告:橄榄石的组成,主要是由Mg2SiO4和Fe2SiO4两个端员组份形橄榄石
成的完全类质同象混晶体。在富铁的成员中有时有少量的Ca2+及Mn2+置换其中的Fe2+而富镁的成员则可有少量的Cr3+及Ni2+置换其中的Mg2+此外还可含有微量的Fe3+、Zn2+等。
成因产状
橄榄石的组成物质也是地幔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之一。地壳中与地幔物质有关的各种喷出的或侵入的基性、超基性岩都含有大量的橄榄石。
在接触变质和区域变质过程中,镁质碳酸盐岩层会因变质作用而生成橄榄石。变质的含铁沉积物和白云石灰岩中,完全由橄榄石构成。橄榄石也是构成石陨石的主要矿物之一。
橄榄石与石英不共生,因此中性岩与酸性岩皆不存在橄榄石。
基本性质
1.晶系及结晶习性。
斜方晶系:晶体多呈短柱状或厚板状。常见单形有平行双面。
斜方柱及斜方双锥。宝石级橄榄石多为不规则柱状形完好者少见。
2.颜色和多色性,黄绿色为主,少量为褐绿色或褐色。多色性弱。
3.光泽和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4.光性:二轴晶,光性正负随成分变化而定。
5.折射率及双射率:RI:1.65-1.69,RI:0.036,褐色品种略高。
6.色散:0.020,中等。
7.吸收光谱:蓝区三个吸收带453nm、473nm、493nm。
8.硬度:6.5-7,随成分改变而变化。
9.相对密度:3.32-3.37,因成分而变化。
10.解理和断口:解理差,贝壳状断口。
11.包裹体
橄榄石中的晶体包体、睡莲叶状包裹体、负晶、气液相包裹体、云雾状包裹体。
3矿物特征编辑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地方玉石研究报告:橄榄盐是一种岛状结构矽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通常由镁橄榄石(Forsterite)Mg2Sio4与铁橄榄石(Fayalite)Fe2Sio4混合组成。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纯镁橄榄石无色至黄色;纯铁橄榄石则呈绿黄色;氧化时则变褐色或棕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油脂光泽,透明。折光率1.654-1.690,双折射率0.035-0.038,因此在放大镜底下,切割的橄榄石底部会有双重的阴影面。多色性不明显,色散0橄榄石
.020。硬度6.5-7.0,比重3.27-3.48。具贝壳状断口,韧性较差,极易出现裂纹。最相似橄榄石的矿物是硼铝镁石(Sinhalite),这是一种斜方晶系的棕黄或绿褐色的矿物,成分是Mgaibo4。它的比重是3.47至3.49,折光率的低、中、高值分别是1.668、1.699及1.707。驰名全球的大英博物馆曾经误认一颗硼铝镁石为橄榄石。这种宝石产在斯里兰卡和缅甸。
晶体为短柱状,多呈粒状集合体。随Fe含量增多,可由浅黄绿色至深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中等或不完全,常具贝壳状断口,性脆。摩氏硬度6-7,比重3.3-4.4。
矿物产状
橄榄石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造岩矿物,也是岩浆结晶时最早形成的矿物之一,多见于辉长岩、玄武岩和橄榄岩之类的暗色基性或超基性火成岩成为附属矿物或成为主要矿物。共生矿物有钙斜长石和辉石。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十字星光橄榄石,重量26.8克拉。颜色为深绿色,内部纯净完美无瑕,星光清晰明亮,这颗宝石是2005年国际著名宝石收藏家徐廉福先生在缅甸考察时购买的。堪称稀世之宝,目前珍藏在中国青岛泉佳美硅藻泥宝石展览馆。
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宝石级橄榄石产于红海的扎巴贾德岛,重319克拉,现存于美国华盛顿SmithsonianInstitution博物馆。中国河北省张家口万全县大麻坪发现的橄榄石,重量236.5克拉,取名为“华北之星”,是中国最大颗的橄榄石。
另外在伦敦的地质博物馆有一颗146克拉重正方形祖母绿切割深绿色的橄榄石,它来自于Zebe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