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人才网,提供最新最全深圳珠宝人才招聘、广东珠宝人才招聘信息。
咨询热线:4006683633 ·俊才招聘网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9福珠宝人才网
清远擂茶粥
作者:1106 来源: 阅读次数:13146次 发布日期:2014年3月14日

  在广东省清远英德,一道传统的美食清远擂茶粥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制作方面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以下是详细介绍:
  
  擂茶粥是广东英德农村地区的传统食品,“长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养神”,是对英德风味擂茶粥最恰当的描述。擂茶粥是英德农村基础最深,受众最广的特色饮食,其中又以大洞、五角、九龙、沙坝、水边、西牛、石灰铺、连江口、黎溪等小北江沿岸或相关支流为集中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清新鱼坝、新洲等地,覆盖人口近30万,近100个村(居)委,至今仍保留着吃“擂茶粥”的传统习惯。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它情有独钟,几乎到了“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粥(擂茶粥)”的境地;坊间普遍流传“喝上两碗擂茶,胜吃两贴补药”的说法。
  
  当地农村,或联络感情,或招待宾朋,或婚嫁喜庆,擂茶粥是必不可少的礼待,俗称“半餐”。
  
  据说,远在新疆、西藏、黑龙江、海南等地,都有人吃擂茶粥,原因是现在不少英德人外出工作,他们不论去到哪里,都千里迢迢把家乡的饮食习惯带去,从而也带去了擂茶盆、擂茶棍、茶叶。有意思的是,大洞镇一些茶农保存了十多年的旧茶叶,一斤竟卖到了近百元,擂茶粥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精明的商家还把“擂茶粥”引进宾馆酒楼,使更多的外地游客能品尝到英德的这一传统特色美食。
  
  制作方法:
  
  顾名思义,擂茶粥是用陶制器具将山茶叶磨成粉末状,再用冷开水、花生油调成浆,后用白粥调制的一种粥。由此可见,它的制作过程技术含量很高。
  
  第一,工具选择。工具:布满蛛网状沟纹并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俗称牙盆),它口大底平窄;擂茶棍一条,山茶树、山苍树、乌柿树、乌楸树等可食杂木均可,茶杯大小,长1.5米左右,下端刨圆,便于擂转。这些擂茶棍的材质木屑含有纤维素和木糖,性味甘咸,无毒,具清热解毒功效。
  
  第二,茶叶选择。春分至清明前后采摘的山茶叶为上佳品,苦斋婆、雷公碗、狗贴耳、牛头沫、漆大驳、布镜耳、糖梨叶、枫树叶等次之。茶叶采摘回来后,先揉搓茶青,再置于砂锅用文火慢炒脱水,自然冷却后用陶罐或干柚子皮密封置放,取出即可用。据说保存越好年月越久远,擂茶粥的颜色越深味道越醇香,保健功效越显著。大洞镇一些茶农保存了几十年的老茶每市斤卖到了几百元。
  
  第三,制作流程。先将茶叶用水洗干净放入牙盆内,用大腿夹紧牙盆,手握住擂茶棍,顺转,逆转,边擦,底搓,待茶叶擂烂后,再加入适量的水和花生油,擂成茶浆。英德有首现代版“擂茶歌”:“客家人民系享福,一日两餐擂茶粥;两腿夹住擂茶盆,双手摇到身‘郁郁’”(摆动、摇晃之意)。可视个人口味喜好加入芝麻、炒花生、薄荷、陈皮等佐料。擂茶粥的制作过程中,“擂”是功夫核心,尽显英德特色,换成其它字眼都会失色走味。
  
  第四,煮粥技巧。要诀:大米七八成熟时用木勺把三分之二的米渣捞起,粥水要稀,最好能照出人影。白粥煮好后,将其倒入盛有擂茶浆的牙盆,再添入刚才捞起的米渣,加盐搅拌均匀,一顿风味独特的擂茶粥即大功告成。如果只喝擂茶水,用粥汤或开水冲兑即可。一碗擂茶入肚,口里那种茶的醇和香,粥的那种顺和滑,胃的那种温和暖,简直妙不可言!千般形容万般比喻只为突出一个“爽”字!。
  
  历史传说:
  
  提起擂茶粥的来历,有许多优美有趣的传说,大致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
  
  东汉传说,主人公是伏波将军马援。他率军南征,恰遇天气炎热,瘴气弥漫,瘟疫肆虐,数百将士染病倒下。正在将军苦思良策以图应对时,当地一位老妪为部队的纪律严明,行为端正所感动,主动献出秘方“三生汤”给将士治病。老妪把生茶叶、生米、生姜等放在牙盆里,用山苍树把它们擂成糊状,然后用沸水冲制成汤让将士服用。说有多神奇就有多神奇,将士们饮用了这种“三生汤”后,有病的迅速痊愈,无病的也可抵御传染。由于此物带有发散、消滞、清热的作用,取得治病防病的效果,一传十十传百,广泛流传开来。将士们为感怀老妪救命恩德,命名“擂茶汤”。当地老百姓也仿吃之,并演变成擂茶粥。
  
  版本二:
  
  三国故事,主人公是刘备。他与曹操交战,因久旱酷暑,营中瘟疫横扫,刘备的军队吃了当地人做的擂茶粥后治好了疫病打了胜仗。
  
  版本三:
  
  北宋传说。主人公却是名声不太好的潘仁美。他奉宋太宗之命征服南汉王朝,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士兵们上吐下泻病情严重,当地一老妇同样炮制擂茶粥帮助士兵治愈。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英德游击队的队医就曾经采用擂茶粥食疗法为战士疗伤。
  
  传说种种,核心归一:擂茶粥的历史源远流长,制作风格各异,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营养价值:
  
  据考,擂茶粥有许多功用,具有清热解暑、提神生津、生津止渴、帮助消化、改善体质、延年益寿等功效而成了当地人们的食谱之一,经久不衰。农村中有一大部分老年人,一天不吃擂茶粥就不舒服,无精打采。这一地区的人,尽管进了城,但一直保留着吃“擂茶粥”的习惯。
  
  从自然条件看,客家居住区域多属崇山峻岭,瘴疠流行。史书载:“若夫瘴疠……一三月谓之青草瘴,五六月谓之黄芽瘴,九十月谓之新禾瘴,立冬以后,寒气渐肃,岚雾始衰,瘴疠无矣。”由此可见,这些地方一年中就有半年瘴疠。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人自然就会想方设法采取种种防范和治疗措施。《吕氏春秋》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药食同源,药补和食补的关系。而用姜,盐和药草制作的擂茶粥恰恰有御瘴去疠的药理功效。
  
  广东云安县
  
  简介:
  
  广东云安县茶洞擂茶粥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
  
  擂茶粥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底蕴深厚,2006年12月被云安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2月被列为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制作方法:
  
  茶洞擂茶粥选料有田糙米、细青茶、生姜、小葫、八角、砂仁、陈璘皮、茴香、花生仁(炒熟去衣)、花生油、食盐、山泉水等。
  
  制作擂茶粥的工具不过是砂盆(擂盆)一个,擂棍一根。但擂棍的取材很讲究,首选是肉桂树,其次是茶油树或黄牛木,因为这些树木质坚硬、气味芬芳。
  
  制作擂茶粥时,先把细茶、生姜、小葫、茴香、八角、沙仁、果皮捣烂拌匀,再把适量的田糙米和山泉水用明火煮成粥,然后将配料和米粥混合,制成擂茶粥。擂茶粥最好装于瓷盆,在半小时内食用味道最鲜美。
  
  历史传说:
  
  “擂茶粥”也是一道选料上乘的“文化粥”,茶洞村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古代“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
  
  相传明万历年间,云雾山一带,以陈东瓜为首的草寇,四出为害,民不聊生。茶洞圩附近有一个山村,叫茶洞村,尤以罗姓人居多。这里是东西官道沿线数十里唯一的一条山村,是山里人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山贼每逢路过该村,均实施抢劫,村民们深受其害。地方禀告朝廷,明万历皇帝下旨陈璘率官兵进剿。
  
  陈璘(1532—1607),字朝爵,号龙崖,广东翁源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年)率军到罗旁山平乱,后率广东水师援朝抗击倭寇,历任湖广总兵、左都督军职,最后改镇广东,落籍东安(今云安县六都镇)。
  
  一天,村民闻说陈璘将军要率大军由信宜经金鸡直插富林,围剿陈东瓜等草寇。又探得陈璘将军率三千主力途经茶洞,等粮草运到后再折往歌村(今高村)沿江东进。村民们决定盛情款待剿匪大军。可是倾尽所有,全村只集得糙米一石,黄豆三石,茶叶、花生、茴香、八角等什物不足一担。陈璘大军三千人,这些食物哪够吃?于是,他们用糙米熬了十锅白粥,用黄豆制出两千多斤豆腐,采了十来担野菜,用豆渣拌野菜煎了三千多只煎饼。可是熬出来的十大锅白粥,稀得可以照镜。有人提出把茶叶、花生、茴香等什物捣碎,放到粥里,粥也许会变得粘稠一些……那些茶叶等什物擂碎拌到稀粥之后,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不但粥变稠了,而且那些香料还发出阵阵清香。
  
  晚上,陈璘率领三千将士到达茶洞村安营扎寨,村民们用他们七拼八凑的食物盛情款待自己的恩人。又累又渴的将士们,大口大口地喝着带有茶叶味儿、香料味儿的稀粥,胃口大开。
  
  虽说行军打仗辛苦,可是陈璘可从未吃过这样七拼八凑的大餐,吃过以后感觉不但胃口大开,而且还觉得胸腹间的滞气全消,觉得特别精神,长途行军也浑身充满了力气,甚觉奇怪。于是,他向村里的长老请教那带味的黑香粥叫什么名堂,老人只好如实道来。
  
  陈璘听后,连连道谢,沉吟道:这粥,以茶叶擂碎拌之,可叫茶粥,吃后消暑去滞,补中益气,使人浑身充满力气,像为我们擂鼓助威一般……那就叫“擂茶粥”吧!
  
  陈璘给这道食物起了名字后,还专门在村里挑选了几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做军队的厨师,随军制作擂茶粥。据说,自从陈璘大军将士吃上这道食物后,体力恢复很快,士气大增,一口气平定了“三罗”(即以前云浮、罗定、郁南一带),立下了旷世奇功。从此,茶洞擂茶粥就声名远播,成为云浮地区的著名美食。
  
  其实,擂茶粥的发明,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据传,明万历年间,石城镇茶洞罗氏家族祖先由南雄珠玑巷南下迁到茶洞大塘尾(现上洞村委会)。当时,整个茶洞地方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罗氏祖先到来定居后,披荆斩棘,发展生产,种粮、种茶。所谓山清水寡,当时罗氏人家经常有人出现肠胃不适、头晕、厌食等水土不服症状。当时就有人提议把家里的茶叶、生姜、茴香、八角、花生等芳香行气的材料磨烂倒入白粥内,以达到消滞健胃的目的。人们选好材料,放进平时用来磨山草药的砂盘之中,用擂棍捣烂,再放进一些炒好的花生仁拌匀,然后将煮好的白粥盛入砂盘之中混和,再加入食盐进行调味,整盘粥果然色香味俱全。身体不适的人闻到粥的美味后,胃口大增,精神很快就恢复了。此后,罗氏家族就经常以此方法煮粥来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由于制作材料中有茶叶,制作工具是擂棍,人们索性就把这色香味俱全的粥起名为“擂茶粥”。
  
  擂茶粥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及沿袭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和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韧性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绝好题材进行宣传推广,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打造擂茶粥系列文化品牌,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营养价值:
  
  擂茶粥气味芬芳,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其保健价值不可小视。其选用的茶叶、生姜、小葫、八角、陈璘皮、茴香等材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茶叶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的效能,具有提神、解酒、利尿强心、养目保齿、杀菌、消炎等功效;生姜具有驱寒、和胃、健脾的作用;沙仁、小葫、八角、果皮、茴香等具有化气、消滞、暖胃的作用。所以食用这些材料制成的擂茶粥可以改善人们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信息收集:深圳珠宝人才网
上一篇: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    下一篇:英德卷筒糍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08.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珠宝人才网珠宝招聘网 ®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