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人才网,提供最新最全深圳珠宝人才招聘、广东珠宝人才招聘信息。
咨询热线:4006683633 ·俊才招聘网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9福珠宝人才网
毕业多年,当年找了好工作的同学们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3633次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2日

同学A,女,38岁,省直机关公务员,科级。

背景资料:A在大学时就是要强的女生,性格直爽。 2003年毕业时,在省报记者和市级公务员的衡量中,她选择了回老家当公务员。这特别符合当时家长的期待,也是当时就业的主流方向。稳妥、清闲、竞争压力小,有社会地位。

自述:

不瞒你们说,今天的吃饭的这个地方,我天天开车路过,但是从来没来过;旁边的购物中心,眼看着越来越热闹,但是只去过两三次。为了参加晚上这个聚会,早上我就坐在办公室祈祷,下午千万不要有什么急件,要不然不定弄到几点,肯定来不了。

为什么?

我知道说出来你们都不信,至于像我这么忙吗?一个公务员,不是应该喝茶看报才对嘛?

也许曾经有过那样的时代,反正我没赶上。

在调到省里之前,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夫妻分居了八年。为了能调到省会,像我这样的没家世没背景的人,在政府机关里混,除了努力工作,没有别的门路。我们单位的材料,几乎全是我一个人负责。什么经验总结、情况汇报、整改措施、讲话稿、演讲稿、主持词,我题材不限,体裁不限,什么都写。这些年,加起来,估计可以出好几十本书了。写材料,不像别的,需要安静的氛围,白天在办公室肯定不行,所以我大多数都是熬夜写的。

然而凭心而论,虽是新闻科班出身,我的文字水平没什么大的长进,但是打字速度绝对是速记员水平。我也有收获,那就是锻炼了自己强大的耐心。因为无论写出来的材料怎么样,领导都会提意见修改,不到最后绝不会定稿。提交越快,修改的版本越多,但是改来改去,往往最后定稿的却是第一版。不过无论如何,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在那里被提了科长。因为长期熬夜,我的胃病也是那时候落下的。

刚调到省里的时候,我很是高兴了一阵,终于家庭团圆了,终于可以管管孩子的学习了。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一周,我就感受到了省直机关的紧张氛围。工作日加班,节假日加班就成了我的常态。

我所在的机关是扶贫部门。原来还没那么忙。这几年,由于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扶贫成为每个省的重点工作和指标任务。原来是在市里的时候,觉得省里经常动不动就要我们提供各种材料和数据,把我们折腾地人仰马翻,到了省直机关,才发现他们的压力比我们还大。因为这里面临的局面更复杂,管辖区域更广,指标任务更重,承担责任更大。所以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孩子我基本顾不上,因为我就没有正点下过班,主任们白天去省里开会,下班时给处长开会,我们这些人,自然也走不了,等着开完会布置工作。有些材料要得急,晚上布置任务,早上就要。我们处,除了处长,就是我。我不干行吗?有一阵子上边检查,天天加班到两三点,大家都不走,在会议室现场把材料一句一句地过。老公都跟我急了,说哪个公务员像我这样。

我所在的处室,权力没什么,责任倒是挺大,所有过手的材料都要签字。在机关,千万不要小看签字。虽然只是个名字,但是,真要出问题,吃不了兜着走。受到处分,对公务员来讲,常常是致命的。一个闪失,几十年的奋斗就白费了。

除了谨慎小心不出错,其实我也想进步。因为在这个体系中,你的待遇、权力以及别人对你的态度都与职务密切相关。你每天都感受着这种氛围,不能不受影响。但是,我发现,实践起来特别难。无论是升迁还是调离。因为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你不知道大家暗自在通过什么渠道活动和运作。

同学B,男,38岁,两个女儿,二线城市民营企业副总

背景资料:B同学是个能干敢折腾的人,大学时一手创办了学生通讯社。能说能写有想法。毕业之后被学校推荐给国家电网某电力研究院院长当秘书。这是当时极为令人羡慕的好工作,长见识、挣钱多,有前途。

自述:

你们别介意啊,我先拍个照片给老婆,习惯了如是汇报。要不回家麻烦。

我现在在一家上市公司的二级公司做副总,主管人力、财务、行政。我现在工作的三分之一内容,就是各种吃吃喝喝,灯红酒绿。为什么?因为客户喜欢这套。集团总部给我们定的业绩目标是10个亿,招待费就占4%,也就是4000万。而且民营企业不像国企那么管得那么死,有些费用有票没票的,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天天吃喝玩乐的工作是不是特别美?说实话,不好。

首先,伤神。这样的吃喝并不是只为了吃喝。我们是做环保的,日常打交道的主要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环保部门,所以吃喝也好,娱乐也好,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高兴。花钱听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何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我也需要花心思去揣摩分寸。

其次,伤身。再好的饭菜,吃多了也没有感觉,不如回家喝粥舒服。况且,应酬的饭局,怎么能少了酒呢?我这肚子,就是我工伤的证明。除了嗜酒的人,估计没人觉得喝酒有多享受,都是身不由己。酒桌上成事,这就是我们的传统。

另外,也容易引起家庭纷争。我现在出来吃饭应酬就主动拍照汇报。她一直当全职妈妈,不太了解也无法理解外边的社会规则。忙的时候,我经常两三点才回家,都是把客户招待好,结了账我才走。你骗人家在外边吃饭,谁信呢?累吗?当然累。但我出来挣钱,也无非是为了家庭幸福,何必撒谎呢?

电力国企不错,我为什么还出来?

因为我觉得我再不出来,过了35岁就出不来了。

给领导当秘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衣食住行,很大程度上你都要顺着他的节奏走,失去了自我的生活。会写材料,这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最磨人的。但这还远远不够,你还要会观察局势,分析形势,会看人颜色,会协调关系,以及能承受委屈和压力。当秘书的最初几年,是我最难受也是我见识最多、成长最快的阶段。有很多东西,至今受用。

按照惯例,领导给我做了安置,算是对我几年服务的回报。我去研究院下属的三产公司做负责人。这是个好差使,会接触到社会很多行业,也让我认识了很多人。

我不是个安分的人,总想自己做点事情。所以,在工作之余,我与人合伙开了文化传播公司和工程公司,还投资了一家面包房。每年收益还不错。不可否认,我工作的资源给我在外边的创业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是,2014年,因为政策性收缩,三产公司被迫关闭。那时候,研究院的领导换了新人。我这种前任秘书只好被安置到工会。国企的工会真闲啊,健身器材、图书馆,都是怡情养性的东西。可是我没事做,一个30出头的男人闲得发慌,愣是看完了八季的《绝望的主妇》,当然,也不算完全浪费时间,起码解决了我日常的英语交流问题。

国企有国企的好处,不犯大错,基本上旱涝保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正因为这样的考核标准,在加上监管的日益严格,大家就都奔着不犯错去了,尽量少干事,降低风险。

但是,我不行,我受不了。一个男人,在该干事的年龄看美剧,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准备辞职前还是慎重的考虑过的。

我首先衡量了一下家里的经济状况,觉得我外边的营生能够支撑家庭运转。另外,二胎女儿也上幼儿园了。我最大障碍是我妈和我老婆,我无法说服她们。她们也无法理解我当时的处境和苦闷。我只好拿出杀手锏,说再不辞职,我就会抑郁了。这把她们都吓住了。其实,我也没太夸张,再呆下去,我真的会抑郁。

准备就绪。我开始和猎头私下对接。在几家国企和民营企业中,最终选了现在这家。因为觉得环保行业,可能更高科技,更有前途。但是真的进入,也并非像外界看到的那样。

民企有民企的管理方式和问题。因为相对自由,目标也容易定的过高。比如,我们公司今年的目标是10亿,明年是上市,我觉得是很炫,但也很悬。不过因为业绩和自己的收入奖金挂钩,我也愿意积极去做,去争取。其实,选择什么工作,还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需要。

同学C,女,38岁,坐标北京,央企二级单位中层

背景资料: 同学C性格文静温柔,做事认真。作为班里少数的北漂,能进入排名前几位的央企,当时也是很好的就业出路。有面子、工作稳定、平台高。

自述:

我从高铁站坐车过来的时候,沿途看到的景象和我上学记忆中的城市样子已经截然不同了。变化让我觉得很陌生,同时也让我感到熟悉。因为感觉城市建设和一线城市没有差别,都是类似的高楼大厦,地铁高架,巨大的购物中心,忙忙碌碌的人群,包括堵车。地域的差别已经很不明显。

坦白说,最初进入央企工作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自豪的,因为说出去好听,面子上好看。央企的校招都是统一组织的,非211、985不要。社招相对好点,但门槛也很高。作为一个非名校毕业生,完全凭自己实力闯进来并不容易的。

我因为读研前有工作经验,文笔还不错,所以几轮笔试面试之后被留下了。

原来政治课上咱们不是经常背:“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我是在进入了这个体系才深刻的理解了。国资委名单上的90多家央企,真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这些央企大多有辉煌的历史、显赫的名声和庞大的体系,当然还有垄断的资源,几乎都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系统,比如,航天系统、电力系统、能源系统、建设系统、通信系统等等。这是个相对封闭的生态圈,业务开展、人员升迁、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的事情都紧密围绕着这个生态圈。所谓核二代、航天三代除了表达家族在行业的根系以及强烈的情感归属,也同时说明,想要毫无相关背景,赤手空拳地进入这个圈子生存下来,会相对艰难。

我的同事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名校毕业,科班出身,业务骨干;一种是关系户,××儿子,××侄女,找个所谓的铁饭碗而已。奇怪的是,虽然大家来源不同,追求不同,对单位却都有一种不到退休,绝不离开的忠诚。我曾经十分困惑:这么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年,单位的业务规模没有太大发展,人员数量却逐年都在增加,只进不出,更谈不上流动。

是因为收入高吗?不是。

受工资总额的限制,我们的收入和人数是成反比的。

是因为福利待遇好吗?不是。

八项规定之后,几乎没什么福利。只剩下工会还有点钱,不过也就让发个卫生纸之类的。

是因为行业发展有前景吗?不是。

我们所处的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极大,不确定因素很多。

是有利于个人成长吗?不是。

业务、流程以及层级的定型,成长的空间一眼望到头,几乎没有能力和职位的提升空间。

是有利于积累经验人脉吗?

因为享受着所谓央企大树的庇护,远离真正的市场竞争,大家和外部接触有限。

那为什么呢?

我自己认真地思考过,也和同事做过交流和沟通,概括起来就是:这是一种让别人听起来羡慕的虚荣心,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吞噬力,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的习惯感,这是一种越工作越觉得自己贬值的恐惧感。

我们集团的总部,其实集中了很多人才,名校出身,业务精,外语好,有想法也有执行力。最初的几年都是踌躇满志。但是,几年后,你会发现,个个变得谨小慎微,满脸的无力感和无奈感。央企的战略规划、业务布局以及产业政策,常常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需要大局意识,不能仅仅是从业务本身考虑。严格的层级体系也让人都窝在这里却施展不开。因为体系庞大的企业运转,对个人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你就做好你手头的事就行了。于是大家慢慢变成了习惯在单位食堂吃饭,习惯了周三周五去食堂买馒头,中午在附近的公园走路比步数的中年人。现在对虚荣心、吞噬力和习惯感还能自我调整和克服,但是却处于恐惧感的不安当中。

这种不安,不是担心单位倒闭,自己失业,而是自己觉得自己日复一日,没有进步,没有提高,没有补充的虚无感,和越来越少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更让我懊恼的是,我发现让我彻底辞职,也没有那么大的底气和勇气。因为你发现,自己在这里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外边都不太适用。

你们说?我是不是有点中年危机了。


人人都想做一份好工作,可到底什么是好工作呢?其实没有定论。收入高?名气大?有行业前景?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钱多活少离家近”的世俗梦想又有几个人能够实现?

其实,工作跟婚姻的围城一样。都是外边的拼命向往,里边的往外张望。

(信息收集:深圳珠宝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08.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珠宝人才网珠宝招聘网 ®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