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鱼窝头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十分丰富,素有“鱼粮糖之乡”美誉。
乡镇简介
鱼窝头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广州市番禺区的腹地,北纬22.8度,东经113.5度的交点。
鱼窝头镇在县境中部,西北距市桥13.5公里。镇政府驻市鱼路。该地有两个鱼虾丛集的水域,分别名“鱼窝”和“虾窝”。“鱼窝”附近,地势稍高,百年前已成为耕沙人聚居点,习称鱼窝头。
鱼窝头镇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广州市番禺区的东南部。南临深圳、香港和珠海、澳门,北依广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鱼窝头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镇北界是沙湾水道,东界是骝岗水道;主要耕作土壤是可潮汐灌溉的水稻土,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3%。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十分丰富,素有“鱼粮糖之乡”美誉。
历史沿革
鱼窝头镇(Yúwōtóu Zhèn)广州市南沙区辖镇。在区境中部。驻地建村于清末,村附近有两条水坑,多鱼聚集,称鱼窝,故名。1949年前为鱼窝头乡,1974年形成圩镇。19 58年成立鱼窝头公社,1986年建镇。
鱼窝头镇鱼窝头镇在县境中部,清代,属沙湾都。民国时属第一区。1949年初属沙九螺区联乡办事处所辖的濠下、大乌乡。1953年属第二区。1957年,灵山区撤销,为鱼窝头乡。1958年10月,并入灵山团。1959年3月从灵山公社析出为鱼窝头公社。1961年7月析骝岗水道以东为东涌公社。1984年为鱼窝头区。1987年为鱼窝头镇。镇境南北长,东西狭,四面环水,为人工河网冲积平原。有零星散布的花岗岩小丘3座:红岗、荔枝岗、沙黎岗(海拔分别为46米、38米、29米)。总面积53平方公里。有水田46634亩,鱼塘2223亩。辖1个居民委员会和鱼窝头、万洲、长莫、细沥、马克、东深、天益、大简、太石、大乌、小乌等11个村民委员会,160个村民小组。鱼窝头原名鱼虾窝,冲积成陆前这一带水域为鱼虾丛聚栖息之所,名为“鱼窝”和“虾窝”,合称为“鱼虾窝”。经调查,鱼窝头镇境最早成陆是南边月(埒)村,始于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隶属沙湾司沙湾乡。随后,冲积南延,陆地不断扩大。直至1949年初才设置大乌乡和濠下乡。1953年,从第一区析出,隶属第二区(驻灵山),原濠下、大乌两乡分设鱼窝头、小乌、大乌三个小乡。鱼窝头乡辖东深、天益、长安、万洲,小乌乡辖西流、马克、细沥,大乌乡辖大南、太石、大简、大鹏四个村。1957年2月,撤区并乡,从灵山区析出,把原三个乡合并为鱼窝头乡,直接隶属番禺县。1958年9月,全番禺县成立一个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军事化编制,并入灵山团。1959年3月,撤销“番禺人民公社”,鱼窝头从灵山团析出,与东涌乡合并,成立“鱼窝头人民公社”,下设大队、生产队。1959年7月,原属中山县的黄阁划归番禺县后,把原黄阁的长莫村,划归鱼窝头公社管辖。1962年1月,县再次调整行政区,析地建立东涌公社。1984年,公社改区,生产大队改乡。1987年1月,改区为镇,乡改为村。
行政辖区
鱼窝头镇:辖鱼窝头居委会;天益、鱼窝头、东心、万洲、长莫、细沥、马克、小乌、大简、太石、大乌11个村委会。
自然环境
窝头镇大石村鱼窝头镇在县境中部。南北长,东西狭,四面环水,形似一条跃出水面的巨鲸。北与沙湾镇境隔水相望,东邻东涌镇,西邻灵山镇,南是蕉门水道直出珠江口。西北距市桥135公里,距广州30公里。鱼窝头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5.4平方公里。有水田47058亩,鱼塘面积2223亩,山丘地面积304亩。鱼窝头镇境为人工河网冲积平原,属沙田地区,田面平均高程为珠基水位-0.4~0.7米。成陆时间,最早的上游部分(如大乌村的南边月)约300年,中部约140年,下游部分(如万洲村的万生),约90年。镇内有零星散布的花岗岩小丘3座,即红岗、荔枝岗、沙黎岗,海拔分别为46米、38米、29米,底部均是花岗岩石。
交通状况
窝头镇通用工业区鱼窝头镇北距市桥镇城区5公里,南距深圳、香港98公里,距珠海、澳门88公里,东北距与莲花山港19公里,东南距与南沙港10公里。鱼窝头镇地貌为三水围绕的冲积沙洲,平原面积占77.9%,山地面积占0.2%,水面积占21.9%。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于南部的红岗,海拔46米。因所处地多鱼聚集,故称“鱼窝头”。镇内河网交织,公路纵横,水陆交通两便,四通八达,特别是南沙大道通往广深、广珠主要干线公路,途径鱼窝头镇9个村十多公里,交通和地理环境优越。
广州市番禺区新建的南沙大道,纵贯鱼窝头镇南北,是广州至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的必经之路,通往各地的都是六车道以上的壹级及高速公路,至深圳机场只需30分钟、广州机场40分钟,且每日都有多班快速客轮及大型巴士直通香港及澳门,时间只需1小时左右。我镇距万吨级南沙港10公里,距莲花山港19公里,水上运输发达,有沙湾水道,骝岗水道,蕉门水道,300-500吨级货船均可通航,不受潮汐限制。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穗、港、澳交通枢纽。
人口状况
2000年,全镇总人口37089人,人口密度为686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360人,占92.6%,非农业人口、自理口粮人口共2729人,占7.4%。农村从业人员23144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13683人,占59.1%;离开农业转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共9461人,占46.9%。
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
农作物香蕉鱼窝头镇有耕地47058亩,都是冲积滩涂经人工围垦而成的沙田。土壤肥沃,河涌交错,有利于发展农副业生产。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1163人,约占九成。水稻、甘蔗,约占种植面积的八成以上,其它经济作物有香蕉、大蕉、果蔗、花生、黄豆、柑、桔、橙、马蹄和蔬菜等。1949年前,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耕作粗放落后,大都只种植水稻,以单造、挣稿为主,产量不高,平均年亩产仅200公斤左右。1949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挣稿改翻耕,不断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从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间,水稻平均年亩产从300公斤增到718公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2500吨;甘蔗平均年亩产从3.5吨增到7吨。这期间,鱼窝头已成为番禺县的重要粮糖生产基地。1958年被国务院定为南方粮糖高产基地。经济作物,50年代主要发展香蕉、大蕉、果蔗。产品远销省外及港澳、东南亚等地。这期间,细沥村生产的白蔗(果蔗)以其质优、茎粗、色绿、肉脆、清甜而名噪香港市场。60年代种植水草、香茅草、黄麻、红麻、黄姜、马蹄等作物。1961-1962年分别从新会县、海南岛等地引进柑、桔、橙种苗,在东深、万洲、长莫、鱼窝头等村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从广宁、怀集等地引进青竹种苗,绿化了鱼窝头镇的堤围。70年代开始,利用甘蔗地间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冬种小麦、油菜籽、蔬菜籽和马铃薯等作物;利用“五边地”种植黄麻红麻,1978年种植了黄麻红麻1250亩,产年麻皮10万公斤,黄麻红麻种籽43150公斤。万洲、长莫等村利用甘蔗地间种芝麻800亩,年产芝麻17365公斤。80年代种植茉莉花和培育水杉种苗,茉莉花为镇茶厂配制花茶提供原料,水杉苗为绿化提供种苗。
贝类水产
贝类水产禽畜饲养业向以饲养生猪、鸡、鸭、鹅为主。1949年前,当地农民一般以家庭饲养自给为主。1949年后,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生猪、三鸟的饲养量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富民政策深入民心,农民除搞好责任田外,积极饲养家禽家畜,实施科学养殖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全镇生猪饲养量为23645头,上市量为11633头;三鸟的饲养量为955280只,上市量为702629只;其它如鹌鹑、田鸡、白鸽等饲养也得到发展。鱼窝头镇地处珠江口,河涌交错,具有发展水产业的良好条件,是鱼、虾、蟹及各种贝类水产繁衍生息的好地方。1949年前,水产业生产以河涌捕捞为主。但渔民居无定所,生产工具落后,水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1949年后,镇的水产业也相应得到发展。50年代镇成立渔业生产专业队(注:70年代后并入新垦渔业公社)发展江海捕捞业,同时大力发展淡水塘鱼生产。1991年,鱼窝头镇有鱼塘面积2223亩,塘鱼总产77.1吨。
农业发展
糖蔗种植鱼窝头镇有著名的水乡之称,蔗林、稻田、瓜果与河流、鱼塘、虾蟹辉映成趣,编织成一幅南国的秀丽风光。2000年,鱼窝头镇总人口37089人。2002年,鱼窝头镇农业生产以粮、蔗作物为主,生产布局单一。2005年,镇党委、镇政府针对国际糖价大幅下滑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变动大等情况,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以及市场畅销的产品。通过逐步的调整,形成了以优质稻为基础,蔬菜、果蔗、花卉、水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和禽畜饲养等产业全面发展的“三高”农业生产格局。鱼窝头村、长莫村和天益村的鳗鱼场,万洲村、大简村、小乌村等村的花木场,为当地增加了大量的经济收入。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优化中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正朝着小康目标迈进。2000年,鱼窝头镇农业总产值35980万元,比上年增长8.47%;农村人平收入6316元,劳平收入100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3.5%;人均储蓄存款9295元,比上年增长5.6%。
鱼窝头镇稻田鱼窝头镇农业用地面积48731亩,其中耕地面积37607亩,果园2444亩,鱼塘面积8680亩。2000年,水稻全年播种面积46702亩,平均亩产435公斤,稻谷总产量20321吨;常年蔬菜面积4076亩,冬种板田菜面积5000亩,蔬菜总产量24944吨;果蔗面积6219亩,平均亩产7690公斤,总产量47828吨;花卉和草坯1200亩;水果种植面积2444亩,其中香大蕉1498亩,柑橙60亩,杂果886亩,水果总产量3651吨;糖蔗159亩,平均亩产8638公斤,总产1373吨。水产品总产量7163吨,其中塘鱼产量6895吨。生猪饲养量6422头,上市总肉272吨;三鸟上市量218万只。鱼窝头镇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1995年以来,各级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完成第一期至第五期32.9公里标准水利堤围建设;完成鱼窝头涌上游水闸、小乌急流涌水闸、长莫白石涌水闸、细沥涌水闸、含珠涌水闸、万生涌水闸等6座水闸建设;在建的下联围万洲水闸,预计2002年投入使用。同时,抓好农田标准化建设。1997年起,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建设项目,先后对细沥、万洲、天益、马克等村农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受益面积1.2万亩,并建成占地面积为2500M2的农机服务中心,为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去,鱼窝头镇农业生产以粮、蔗作物为主,生产布局单一。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5980万元,比上年增长8.47%;农村人平收入6316元,劳平收入1007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3.5%;人均储蓄存款9295元,比上年增长5.6%。
工业发展
鱼窝头镇1949年前,鱼窝头的工业、手工业比较少,仅有几家小型工厂,分布于长沙的“新中华造船厂”;鱼虾窝“明记坤”酒厂兼营碾米;均涌、尾牛榨糖厂;均涌造船一、二厂。农民以租耕田及出外做散工为生。1949年后,鱼窝头经营处时(今供销社),办起了农副加工厂,生产豆腐、腐乳、南乳、腌大头菜。60年代前后,二轻局在鱼窝头兴办了车衣社、五金社、木器社、造船社。同时公社办了机械厂,生产打禾机、万向钻床等。机船队有拖驳船5只(1985年因船破烂而停业)。此外办有红岗石场。改革开放后,镇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以发展工业为主体。采取集体、联营、发放承包等方式,利用自筹和扶持基金,发展工业。1991年共有企业924家,其中镇办25家,村办47家,个体办852家。砖厂、石场、制衣、皮革、电池、不锈钢冷轧等是骨干企业。较具规模的是鱼窝头服装厂,生产穗鱼牌男女童装、男女睡衣、男女时装等,其中童装系列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1991年获广东省先进企业称号。当年鱼窝头镇服装生产总值348万元,机械轧钢业为393万元,两家是举足轻重的企业。1987年与广州皮革厂共建鱼窝头皮革厂,又与广州越秀皮鞋厂共建鱼窝头鞋厂。1988年,镇利用旧厂房与广州电池二厂共建鱼窝头分厂。1991年有联营企业3家,年总产值2142.73万元,税利185.17万元,固定资产399.83万元。各村均有工企业,工业年产值超300万元的有长莫村、天益村,超200万元有马克村、大简村、东深村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村办企业有马克村、长莫村、大简村、天益村等。
乡镇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鱼窝头镇鱼窝头村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水利建设。鱼窝头镇在1949年前堤围单薄低矮,水窦也是一些简陋的木窦。“初三十八,高低尽刮”。遇上台风和大潮水,低围田经常受涝而减产失收。1949年后,历年不断兴修水利,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鱼窝头镇49.4公里长的堤围用土加高加固。全部按珠基水位+3.2米达标,共用土方48万立方米;砌石堤39.5公里,共用石方10.7万立方米;抛石堤165条,共用石方3.5万立方米;沉放空箱9个,水泥船7只,建造钢筋水泥水闸24座,节制闸4座;在干堤上建造水泥明窦36个,水泥暗窦129个,电动排水站9座;全面整治了镇内的河涌,并开挖人工河涌8条连接鱼窝头镇的河涌成为网络,大大提高防洪、防咸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50年代末全面规划整治了围内农田的排灌系统,平整了农田,以每块15-30亩左右为标准,以便耕作、排灌和使用农业机械。
标准厂房镇区建设
1949年前,鱼窝头居民95%以上是居住简易草棚茅寮。1964年开始搞砖屋化,各大队组建“茅房变砖屋”建筑队。1977年成立了公社建筑队。1991年组建镇建筑工程公司,辖两个建筑队,有建筑工人213人,可承建10层以下楼房。1991年产值253万元,创税利近25万元,固定资产近35万元。1949年前,鱼窝头是个无名小墟,街道狭小,店铺稀落。1949年后,镇(乡、区)政府的办事机构设于鱼窝头街(后称大街)。1963年6月由一座砖瓦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迁往现址。1972年后,逐步扩建,新建了镇政府大楼、宿舍和饭堂等。镇内街道,1977年和1991年,先后把大街新建的环城路改建混凝土路。1984年,把横跨鱼窝头涌的木制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农贸市场2002年是以街当市的,1972年工商部门在后街建设了约25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随着经济发展,1988年2月把市场迁往东深村委会旁边,总面积4940平方米。1988年开始,镇政府按照城镇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把环城路以西划为商业住宅区,东深水闸以北划为工业区。同时,在大乌村建立鱼窝头镇经济开发区。1987年以来,镇政府投资160万元办公益事业,主要项目有:新建鱼窝头镇第二中学、机关幼儿园、灯光球场和卫生院留医部、宿舍等。
农村住宅建设
窝头镇工业1964年,番禺县在鱼窝头镇细沥村搞砖屋化试点,并逐步推广。至1980年,鱼窝头镇基本实现了居住砖屋化,从此改变了水乡人民世代居住茅房的落后状况,并逐步向美化和高层发展。1988年至1991年,鱼窝头镇共建住宅2184间。至1991年止,鱼窝头镇共有住房9084间,农户99.5%居住上了砖屋,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
交通建设
鱼窝头四面环水,东面是骝岗水道,西面是西樵水道,北面是沙湾水道,南面是蕉门水道;上游通往顺德、广州,下游直出珠江口,500吨轮船可航行。2002年交通工具主要靠船艇。1982年修建了市(桥)鱼(窝头)公路,全长9公里的沙石路面,连接市南公路,1983年7月开始通车,改变了世代外出完全依靠乘船的落后状况。1987年县建成沙湾大桥,市鱼公路也改铺了柏油路。河涌交错的镇境,共有大小桥梁88座,总长1890米。到1991年止,鱼窝头镇先后修建和新建村级沙土公路12.7公里。此外,各村还修建了自行车和人行道,路面均铺上水泥或石粉。
饮用水工程建设
沙田地区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河涌水。1984年由社会集资和镇政府投资共495万元兴建了鱼窝头供水厂(产水能力200吨/小时),鱼窝头镇人民开始饮用自来水;现普及率达97%,基本实现了饮用水卫生化。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激增,原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现正筹备增建鱼窝头第二供水厂。
科教文卫
鱼窝头镇天益小学民国初年至1936年,镇境内只有几间私塾供佃农子弟启蒙,塾师或由村民延请,或征得当地同意设馆授课,校址也不固定。1936年后始办初级小学,至1948年鱼窝头镇共4所。镇内还没有一所完全小学。能够受完全小学教育的儿童,不到学龄儿童的10%。1949年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至1953年,连同原4所,鱼窝头镇共办起初级小学10所,完全小学2所,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60%以上,并逐年提高。1965年,原各村初级小学发展为完全小学。并为方便小学生就读而调整布局,设立分校。1958年,镇办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即现镇一中)。1965年办农业中学3所(1969年并入一中)。1980年,大乌、太石、大简三村联办了太石联中(即现鱼窝头三中)。1987年,由旅港同胞及镇村干部群众捐资建成鱼窝头第二中学,从而完全满足了鱼窝头镇小学毕业生升学就读的要求。上述各校的师资配备、教学设施都符合部颁“二类中学”的标准。1991年,通过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检查,获得了市县教育部门的嘉奖。1989-1991年,鱼窝头镇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为31.3%、32.1%、39.8%;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分别为57人、63人、72人。1991年鱼窝头镇共有中学3所,小学12所,中、小学生共4211人,幼儿园6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校舍总面积19321平方米。
大事选记
鱼窝头镇鱼窝头镇大事选记1933年10月,县农艺繁殖场于鱼虾窝(今鱼窝头)设立,面积850亩,以繁殖推广优良谷种、糖蔗种苗为宗旨。
1939年12月,李辅群伙同日本军舰围攻鱼窝头六昼夜,杀害群众40多人,打致重伤百余人,烧拆民房百余间。1942年初,钟洪在马克村尾涌创办永远糖厂,采用牛力榨糖,日榨40吨。
1954年2月20日,鱼窝头糖厂重建投产。
1958年10月,县在鱼窝头农业社用拔禾拼块法搞水稻亩产5万斤“高产田”,将数十亩已结实的水稻合拼一块,导致稻杆枯萎,空粒过半。
1958年12月,鱼窝头镇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获得由周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1975年8月,马克村业余粤剧团到省城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汇报演出。
1983年7月15日,由县、镇投资兴建的市鱼公路通车。
1984年12月25日,鱼窝头镇供水厂建成,鱼窝头镇人民开始饮用自来水。
1986年10月1日,镇政府举办鱼窝头地区首届国庆体育运动会。1987年8月19日,省批准鱼窝头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
1991年3月23日,鱼窝头镇第二中学落成。